《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阅读答案

时间:2024-09-25 16:13:21
《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阅读答案

《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阅读答案

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

单之蔷

①想知道成语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各自出现的频率,有了像百度和谷歌这样的搜索工具以后,似乎变得容易了。在一个收录了41843条成语的成语网站中,春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了102次;其次是秋,出现了97次,而且这两个字经常连用;包含夏和冬的成语,则分别出现了31和22次。总的说来,春和秋出现的频率在成语中远远超出冬和夏。

②说到春秋,首先想到的是孔子修的史书《春秋》,这是记载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鲁国历史的一部史书。据说那时春秋是史书的统称。看来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喜欢用春秋来代表一年四季了,甚至代表年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了。

③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秘密可能就藏在我国的气候规律中。

④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四季变化非常明显,而与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四季 却并不分明。我国华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除了春夏秋三季外,有的地区还有接近冬季的初春和深秋气候,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大部分全年皆夏。我国华北、东北四季分明,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基本上只有秋冬春三季,季节变化还远没有我国鲜明。总之,世界上中国的四季更替最分明。因此中国人喜欢用春夏秋冬四季说事,用春秋两季代替一年四季,用春秋表示年代,用春秋形象地代替历史,就不奇怪了,而且这也是中国的专利。

但为什么用的是春秋,而不是冬夏?

⑥我查找了一下有关我国一年四季分布的文章和地图,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但全国有两个无夏区:一个是青藏高原地区,另一个是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有一个无冬区,即南岭与武夷山以南地区;还有一个位于云南昆明一带的`四季如春区。这样大的地区或无夏或无冬,人们怎么能知道何 谓夏、何谓冬?但是这些地方却大都有春有秋,或者可以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春秋,因此我们的祖先用部分代替整体时,显然应该选用春秋,而不是冬夏。

⑦此外,春秋两季是一年中最有标志性的季节,春花秋叶,满山如旗,夏与冬简直无法相比。

⑧另有一个原因也应该提及,就是中国四季的长度有这样一个特点:北方冬长,南方夏长,但无论南北,春秋都很短促。如长城、天山以北,冬季长达半年以上;广东、广西、海南岛,夏季长达半年以上,南海诸岛全年皆夏。由于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冬冷夏热,春天升温快,秋天降温快,因此春秋两季特别短促,春秋两季加起来也就等于一个夏季或一个冬季的长度。有一年,我在长白山亲眼目睹了秋天的脚步是何等地迅速 。前一天还是满山青翠,一夜霜雪,绿叶结冰,满山皆白,冻得绿叶枯黄,迅速脱落,遍地速冻的绿叶铺满山谷。秋天就这样来临了。

⑨这种气候特点让我们的祖先对春秋之际自然界短促剧烈的变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漫长的冬季和夏季则已经麻木。因此春秋作为一个词汇出现比冬夏的概率就多多了。

12、第④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采用这种顺序和说明内容有关,原因是什么?(3分)

14、中国人对春秋感受深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15、阅读全文后,请你概括出中国人对春秋感受深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2、举例子 作比较 具体清楚说明了中国的四季更替最分明。

13、逻辑顺序 1分 本文主要说明内容是中国人对春秋感受深的原因,1分采用从现象

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阐述说明,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的规律,更易于人们理解接受。1分

14、①春和秋出现的频率在成语中远远超出冬和夏。

②我们祖先喜欢用春秋来代表一年四季,代表年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

(答对一个给两分,两个都对给3分)

15、1中国有无夏区,无冬区,四季如春区,但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春秋;

2春秋两季是一年中最有标志性的季节。

3我们祖先对春秋之际自然界短促剧烈的变化印象深刻,而对于漫长的冬季和夏季则已经麻木。(一点一分,注意概括性语言的准确)

《《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