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讲稿(14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演讲稿1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直接体现,以“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扎实为绝”,去除杂念,真心处之,这便是我的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高境界就是朴实,是无法之法,无艺之艺,真心处之,浑然天成。语文课的“形”,容易操作,剧场化的轰动效果也容易模仿。而语文课的“内核”,就要靠深厚的人文内含去感染学生。那实际流露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你的一颗“心”在支撑。心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课是很容易流露出迹象来的。
记得这次开课前的两次试教都以失败告终,静下心来仔细回想找原因时,才发现是上课前没有真心处之、急于求成。课堂环节太多,上课不扎实、求花哨,总是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有时又过分担心,有几个环节又提前设置;感情没有真实地流露出来,没有牵引孩子们的身心沉浮于字里行间,没能使孩子们昂扬起率真灵动的激情。孩子们也没有真心待我,而我无动于衷,还要摆一副英雄姿、做一副神仙态。后来经过专家、老师的指点,我对这节课的课型设计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试着去营造人文教育的浓厚氛围。
开课前,我尽量让孩子们放松,因为孩子们毕竟第一次面对300多位老师。谁也料不到会出什么差错。当时就想自己一定要以最自然的状态面对孩子们。因为这节课课型设计很活跃,孩子们绝不能紧张,不然就前功尽弃。当听到上课的铃声时,我和孩子们的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很快进入了课文的意境。整个课堂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
经过两次试教及第三次开课的成功,我深深地感到集体的智慧,并获得了宝贵的启示,那就是没有必要到课堂中刻意摆出一副英雄姿、做出一副神仙态。课下挺平易挺随和,就没有必要上课时庄严肃穆。以真心处之,不存杂念,孩子也自然会真心待你,双方都没有紧张的担忧,如此自自然然,如此平平常常,如此言来语去,这样师生心理交融,课就如行云流水了。假如不是如此,而是课下一副脸孔,课上又换一副脸孔,太累了。我要说的是,课,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从教态度、为学态度,是一种心态的外现。生活教人求真,品读课文应该符合生活本真。
经过这次开课的锻炼,我更加觉得“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扎实为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我想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自主空间。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充满“故事”,充满艺术情趣。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提问,去学习,去碰壁,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孩子们收获的理一理、遗漏的收起来,再给他们一些关爱、呵护和鼓励。这样,我相信我们会发现课堂是多么有趣,生活是多么美好,而我们的教学理念将不断更新,永葆青春!
谈谈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中教学反思的写法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既可反思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也可反思不足之处。
1、反思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备课是否体现课改的理念和课改的精神?备课备到什么程度才算认真备课?教案的详与略及其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等均可认真反思。
2、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积累有关资料、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等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反思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再思考。
3、反思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值得反思。
(1)、对教学目标设计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
(2)、对教学目标这一概念认识不清,将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混在一起。
(3)、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指向学生而是指向教师,仍然把老师当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然关注的仅仅是“认知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育人功能。
4、反思学情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和认知水平,要切实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认识上存在的困难,以便针对学情教学。
5、反思组织教学
如导入新课的方法、课堂纪律的调控等。
6、反思教学设计各个环节
如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整体意识?要仔细斟酌授课的密度、广度、课度和讲课的速度,避免出现随意性。若授课过难过快,易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两极分化;过浅或过慢,又易出现学生学习与纪律松懈的现象。若教学设计各环节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拖课现象,或出现这节课无法讲完计划中的内容,只好下节课再继续讲的情况。
7、反思教法、学法的设计与选择
8、反思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值得反思。
9、反思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常出现下列误区:
(1)、表面热闹、一问一答,美名曰:师生互动
(2)、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如只关注答案“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
(3)、提问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4)、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
(5)、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10、反思教学评价
如一堂好课的标准、新授课与复习课的标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合理运用等。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
1、记教学日记
2、说课
3、听课与评课
4、征求学生意见
5、评价学习的效果
6、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
教育演讲稿2励志教育在今年三月份来到我校高二年级,经过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现在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历时至今半年时间之余。作为班主任,同时也作为一名导师,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令我欣慰。今天,我就将这些喜悦与各位分享。
一、行为习惯由表及里慢慢好转
从第一封《我要精心塑造自己》开始,学生认识到了平时一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不良习惯,慢慢出 ……此处隐藏12158个字……时,也许唯一明智的选择便是适应它,唯有如此你才不会遭到残酷的淘汰。择校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稀缺,而国家对这种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公又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教育部门人为地将学校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进而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以倾斜,结果导致少部分重点学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而大多数普通中学则陷入“饥荒”境地,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
当然,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按在校学生数来分配教育资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种缺乏竞争的做法很可能带来教育成果的“低效化”,从长远来看,同样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这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用在“刀刃”上?窃以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首先保证公平,不能人为地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应该按照在校学生数科学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学生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控制“择校”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如果各个学校都差不多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择校现象了。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则应该适当创建若干重点学校以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优秀人才,并适当地给与政策倾斜,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锦上添花”,也不能“雪上加霜”,这些就要考验教育主管领导的智慧了。
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在义务教育阶段抵制“择校”这种不正之风至少不参与其中,在社会教育制度的框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保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儿童的早期教育必须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绝不可搞“朝前教育”,培养所谓的“神童”、“天才”,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请给孩子的假期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少年的梦想就是未来的梦想,别让孩子失去童年的记忆,失去童年的梦想。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
教育演讲稿14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世界各国热烈欢呼的“感恩节”。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感恩” 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主要是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回馈的一种行为。
“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等方面的感恩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一、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现状
当今感恩教育在小学中已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当前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小学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感恩”教育。即使某些学校认识到感恩教育,但是也没有把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提升到与智育同等的地位。
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小学是人一生发展关键时期,不仅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更应该加强实施。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加强“感恩”教育的开展。
第一,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感恩”教育让学生切实地懂得珍惜生命、感激万物,从而更易提升道德品质,最终成为一名身心快乐的健康之人。
第二,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改变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品德思想觉悟,进而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小学班主任开展“感恩”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知恩”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开始受到身边每一个人给与的无私恩惠,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社会的提携之恩。如果不知道这些恩情,认为这些恩情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这个人变得冷漠无情,失去整个世界的爱。“知恩”是“感恩”的第一步,小学生是人生第一个求学阶段,正所谓“三岁定八十”,小时候的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奠基作用,因此,我们班主任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学生懂得“知恩”。
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班主任可以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同学帮助我”、“感谢自然赐予我”、“感谢社会关爱我”等不同角度的“感恩”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能够从父母、老师、同学、自然、社会等方面给与自己的恩惠,懂得这些恩泽来之不易,心存感激之恩。例如,在“感谢父母养育我”的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可以事前邀请有空的家长到学校来。首先,第一个环节是由学生通过PPT向大家展示从小到大,妈妈为她拍摄的一些照片,并且由学生一边展示照片,一边讲述着自己成长的故事。每一张照片背后都凝聚着妈妈的无限关爱,伟大的母爱催人泪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母亲付出的不为人知的巨大艰辛。第二个环节是“说说名字背后的含义”。不少同学都踊跃地举手,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名字的由来,可见,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寄托着父母美好的祝愿,饱含着他们对孩子浓浓的爱意。第三个环节是亲子互动环节,让同学和家长一起朗诵感人肺腑的诗篇《游子吟》,共同感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一片爱子心切的真情。
在总结环节里,顺理成章地向同学们发出呼吁“第一,多问候、关心我们的父母和长辈,尤其在他们不舒服或心情不佳的时候;第二,不对父母和长辈乱发脾气;第三,每天检查自己是否有帮助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少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说“好,一定做到。”
2、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报恩”
首先,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应从小事做起,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行为,也是对善意的回报,对恩德的回馈,例如,每一次下课以后,学会主动帮助教师擦黑板;妈妈做饭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学会主动地递上一条毛巾,给妈妈擦汗;帮爷爷奶奶洗洗脚;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路边有一个小图钉,学会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以免其他过路的行人被图钉弄伤,车辆给弄破轮等等。
其次,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报恩”活动。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他们进行一些集体劳动,为学校清除卫生死角,参加社区服务,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表演节目等等。
班级开展“感恩”活动还以孝心教育为主线,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落实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本班级特有的活动体系。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够一蹴而就的。小学班主任开展“感恩”教育,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要从思想上加深“感恩”的认识,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而且要在行为上加强“感恩”的实施,接受考验,获取锻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感恩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
文档为doc格式